官井探兵营
小时候很崇拜的人物就是解放军。手握钢枪,一身绿军装,威风凛凛,坚不可摧。张思德、董存瑞,黄继光、雷锋和欧阳海等英雄都是响当当的人民子弟兵,报纸、电影和广播里,宣传的也是这些英雄人物。那个年代,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,是每个小孩的梦想。
解放军的英勇形象,从小便深入我心,可那都是在报纸电影上看到的,在现实生活里,真的没见过解放军叔叔的真实模样。正好,听大人们说,附近几里外的官井村,驻守着一个排的边防军,他们纪律严明,站岗放哨,在这里守护着*的海疆。于是,我就产生了一个念头,去官井看看解放军叔叔。
官井村位于北海海岸很西边,大风江入海口东岸,与钦州犀牛脚、三娘湾隔海相望。明朝年间,这里出有两位父子进士,是当地有名的清官。父亲裴奭生于1342年,32岁考中进士,他因勤政劳累过度,英年早逝;儿子裴衷生于明朝永乐18年,幼年丧父,二十出头考中进士,初授承德郎成为正六品官、历任户部主事,福建布政司左参议,中议大夫,官至正四品。有一年裴衷奉旨回乡,寻找千年沉香架设宫殿大梁,走遍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一带。此时,正值连年干旱,乡亲饮水困难,一天,他在低洼处发现一泉眼,指挥随从在此处挖筑了一口水井,“官井”由此而得名。这里还有几个古迹,如:参议宗祠、蛋地名人古墓、古渡口、东炮台和新铺一条街等。
那天中午,我骑着老妈的单车四处转悠,突然,计上心头,一溜烟直奔官井而去。
一路上阳光灿烂,烈日当头,单车在沿海公路旁的尤加利树下穿行,沙土在身后飞扬,小鸟在树上歌唱,大海吹来凉爽的风,让人心旷神怡。不一会,一排古老的骑楼映入眼帘,这就是新铺一条街,它建在海边沙丘上,沿着公路东西走向,面向大海,历史悠久,为晚清建筑,风格有点像北海老街。心想,马上就要到军营东炮台了,心情无比激动,顾不了老街的风光,思绪早已飞向远方。不一会,就到达了军营。军营在炮台后方的一片开放的空地上,人们可以自由出入,一排长长的红砖瓦平房,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军营,都有高墙警卫把守。
一眼望去,高高的古炮台上,五星红旗迎风招展,一名英俊高大的解放军叔叔,在红旗下站岗,目光注视着大海,观察着海面的动静;皮肤在阳光下黑亮透红,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流下,湿透了衣背;军帽上的红星在阳光下,闪耀金光;领章像两面红旗,挂在衣领的两边,特别耀眼;腰间系着那条枣红色的军用皮带,显得格外精神。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解放军叔叔,心里感叹着,好羡慕啊,好高大威武啊。为了看个过瘾,我绕着他转了好几圈,叔叔微笑向我点了点头,我高兴得连忙跑下了炮台。
炮台下的右边,有一个班的战士在训练正步走。班长一身绿军装穿戴有型,大声喊着口令,战士们操着正步,迈着整齐的步伐,坚定有力,走向前方,令人震撼。我找到炮台下的一个阴凉处,静静坐下观看。战士们一会立正,一会转身,一会朝前走,一会向后转走,看得我眼花缭乱,心神向往。
炮台的后面,“杀杀杀”的喊声传来,原来有一个班正在练拼刺刀,只见班长喊着“防左刺”,战士们喊“杀”,班长喊着“防右刺”,战士们喊“杀”,班长喊着“防下刺”,战士们喊“杀”,动作连贯整齐,赏心悦目,一下就满足我小孩的欲望,“三防一刺”的动作看着就是让人觉得很过瘾。
炮台的左边,还有一个班,在练持枪匍匐前进,战士们一个个像飞奔的兔子,在铁丝网下穿行,脚一蹬、手一爬,就能蹿出老远。烽烟滚滚,尘土飞扬,骄阳似火,战士们一点也不退缩。
看完战士训练,我便四处游走。炮台上有四五门大炮,直指大海中间,与对面西炮台的大炮配合,把整个海面封锁。炮台的基础非常扎实,是用当地的大蚝壳和恢沙,凝结在一起浇筑而成,坚不可摧。
再往前走就是古港口码头,码头用花岗岩石板砌成,海水一年四季都不退去,是一个天然的码头。看看那花岗岩石板被磨得平滑透亮,就知道这里原来的繁华景象。
码头边上有一个叫酒铺的村子,据说,当时码头上船工、渔民和商客很多,酒的生意特好,这里慢慢变成了卖酒、做酒的集散地,就有了“酒铺子村”的美名。
大半天的时间过得很快,满身的大汗感觉难受,跑到码头,连忙剥光衣服,一跃转入海水中,痛痛快快洗了个澡。天空渐渐暗了下来,我赶紧骑车回家。
西安癫痫专业医院北京所有癫痫治疗医院西安市看癫痫去哪看好